時下,有關(guān)“愛心活動”的消息早已經(jīng)不是什么新鮮事了。登上網(wǎng)絡(luò),鍵入“愛心活動”一詞,便有“愛心公益”、“愛心助學(xué)”、“愛心支教”、“愛心出租”、“愛心包裹”等等活動的消息,可以說是,天南海北遍布全國、形式各異包羅萬象。
種種愛心活動的廣泛開展,不僅弘揚了民族正氣、彰顯了人間溫暖,而且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一些黨政機關(guān)、國有企業(yè)、民間團體、大中院校相繼成立了志愿者服務(wù)團體,投入到了愛心活動的熱潮之中。
開始,群眾聽其言,打心底里高興,畢竟這些溫暖送進了山村、送到廠礦、送到了基層,送到了那些急需要幫助的人群和團體的心里。后來,群眾更愿意觀其行,看一看具體的效果如何,有些效果好讓人備受鼓舞,有些效果差也讓人心頭一熱,但是還有一少部分只是“活動而已”,其愛心對象往往都不是具體的人和事,而是一種“現(xiàn)象”。久而久之,民眾對這些“現(xiàn)象”不再感動了,反而有點像在看戲,知道那些都是愛心“秀”,當(dāng)不得真。
最近,有兩件事情讓我憤憤不平:一則是市區(qū)某校社團為了有一張與貧困孩子的合影照,沒有活動策劃、沒有活動準(zhǔn)備,甚至沒有活動目的,就急匆匆地搞了一場“作秀式”愛心助學(xué)活動。二則是從事公益活動多年的好友,多次被同事、朋友冷嘲熱諷為作秀,他不加理會依然如故。
為何一個是公然作秀,卻反以為榮滿不在乎;一個是被人誣陷為作秀,卻坦然處之一如既往。看來愛心的關(guān)鍵不在“秀”上,那么,愛心“秀”在社會上為何得以長期存在呢?或許是出于以下幾種原因吧。
一是出于盲從,一些人雖然抱著善良的愿望,但是不知道自己應(yīng)該做什么,別人做活動,自己也跟著做,至于是對是錯不考慮;二是出于虛榮,只是從為了獲得別人贊許和誘人榮譽的角度出發(fā)做活動,滿足自己內(nèi)心虛榮;三是出于形式,上級有任務(wù)、單位有要求、機關(guān)有規(guī)定,學(xué)校有作業(yè),本意不愿為而為之;四是出于炒作,圍繞既得利益搞活動,沒有一點愛心可言。
當(dāng)然,筆者在這里冷嘲熱風(fēng)地說了一大堆,并不是說“秀”不重要,而是希望提醒許多想愛、敢愛、愿意愛、需要愛的人:愛無需“秀”。
責(zé)任編輯:鞏鵬
上一篇: 勤儉則興奢靡則亡
下一篇: 節(jié)約從建章立制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