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成视频在线播,1024国产精品,国产精品思思五月婷高清在线,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 <output id="bj4wx"></output>
      
      
      <s id="bj4wx"><nobr id="bj4wx"><ins id="bj4wx"></ins></nobr></s>

    • 宋慶云:品味藝術人生

      2015-03-20 09:09:48 來源:臨汾新聞網(wǎng)   瀏覽次數(shù):

          走進市鑼鼓協(xié)會副主席宋慶云的家中,最引人注目的除了她收留的九條流浪狗外,當數(shù)書柜中那厚厚的一摞紅色榮譽證書了。這一張張榮譽證書,見證了宋慶云在藝術道路上數(shù)十年的追求。

          1969年,宋慶云因文藝特長進入臨汾紡織印染廠工作,成為該廠文工團的舞蹈編導。入廠后,宋慶云經(jīng)常到北京、西安等地觀摩演出和進修學習,收獲頗多的她回來后自己創(chuàng)編了許多舞蹈和中小型舞劇,又因扮演芭蕾舞劇《白毛女》中的喜兒而被更多人熟知。1975年,臨汾地區(qū)文工團成立,宋慶云被調去擔任舞蹈教練,帶領學生們練功、學習、排練、演出,全身心投入到舞蹈世界中。1983年,她被抽調到文化局負責臨汾地區(qū)民間舞蹈搜集、整理和編寫工作,也正是這次工作經(jīng)歷,讓宋慶云開始癡迷于民間藝術,并與威風鑼鼓結下不解之緣。

          多年深入基層搜集民間舞蹈,宋慶云發(fā)現(xiàn)威風鑼鼓這一民間鼓樂在臨汾深受群眾喜愛,其厚重的歷史淵源和特有的藝術魅力也深深吸引了宋慶云,她暗下決心:一定要把威風鑼鼓這一民間藝術繼承和發(fā)展下去。

          面對威風鑼鼓表演動作自由、隊形單一,只注重聲響而不重視表演的現(xiàn)狀,宋慶云在隊形上大膽創(chuàng)新,根據(jù)曲牌段落、音樂節(jié)奏不斷變換隊形,她還特意捕捉各地鑼鼓藝人的即興動作,薈萃各地精華,整理成便于傳授且較為規(guī)范的表演動作。在宋慶云的精心編排和認真?zhèn)魇谙?,威風鑼鼓表演規(guī)模擴大了很多,表演場面充滿了動感和活力,十分壯美。1989年,宋慶云帶領著鑼鼓隊赴省城參加藝術節(jié)表演,精彩的表演意外地被前來觀摩演出的中央電視臺工作人員和第十一屆亞運會組委會成員相中,當即邀請他們?nèi)ケ本﹨⒓訛閼c祝國慶四十周年主辦的大型電視晚會的錄制表演,以及在北京舉辦的第十一屆亞運會開幕式表演?;貋砗螅螒c云帶領著鑼鼓隊開始了緊張又嚴格的訓練,揮汗如雨集訓了半個月,鑼鼓隊就赴京參加電視錄制。表演結束后,北京亞運組委會對鑼鼓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演必須是中國第一流水平,400名隊員必須全部是健壯的莊稼漢,主場表演只有三分半時間。對宋慶云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必須拿下的大挑戰(zhàn),在短短的三分半時間內(nèi),不僅要充分展現(xiàn)威風鑼鼓的恢弘壯美,還要在保留傳統(tǒng)特色的同時展示新時代風貌,宋慶云精心構思,設計出400人在三分半時間內(nèi)變換十一次隊形的表演。更大的考驗還在后面,400名莊稼漢是宋慶云從我市5個縣20多個村子里一個一個挑選出來的,要在短時間內(nèi)讓大家熟練掌握基本動作是一件難事。沒辦法,為了保證集訓時不浪費時間,宋慶云只好和助手到各個村莊教授基本動作,然后把集訓安排在農(nóng)事不忙的四月和八月。那段時間,宋慶云每天從清晨五點半到晚上九點,都要一直在臺子上大聲講解、示范動作。怕隊員中暑生病影響訓練,宋慶云讓隊員們輪流在樹蔭下休息,而她自始至終都在扛著烈日指揮訓練,幾天下來,她的嗓子就嘶啞腫痛,靠著超量打針輸液緩解不適,往往是拔下針頭就上指揮臺。長時間站立、蹦跳,使宋慶云的雙腿僵腫,難以下蹲,隊員們都被宋慶云的認真和堅強所打動,“宋教練是一位女同志都這么能遭罪,我們這些男人都受不下她這苦,以后誰要是不聽她的話,不好好訓練,我們就揍誰!”隊員們的激情被點燃了,訓練進行得十分順利。亞運會上,威風鑼鼓大放異彩,400位農(nóng)民擊鼓震天、揚鈸飛擦、聲勢如雷,不僅打出了臨汾人的氣勢,更打出了中華民族的威風,酣暢淋漓的表演震撼了整個會場。

          亞運會后,全國掀起學習威風鑼鼓的熱潮,很多地方都邀請鑼鼓隊去當?shù)乇硌莼騻魇谕L鑼鼓。但誰也不知道,在弘揚威風鑼鼓這一優(yōu)秀民間藝術的路上,宋慶云因長時間、高強度的室外鑼鼓訓練而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發(fā)炎病變發(fā)展成為風濕性心臟病。醫(yī)生勸說宋慶云放棄這份工作,回家好好休息,可宋慶云怎么也割舍不下這門她深愛的民間藝術,“我要為自己喜歡的事業(yè)活一天干一天?!币屚L鑼鼓這一民間藝術一直流傳下去,就不能只限于表演形式的弘揚,還要把它的歷史展現(xiàn)給后人。于是,宋慶云又開始了威風鑼鼓歷史文獻的編排工作?!锻L鑼鼓》《威風鑼鼓民俗及符號譜譯解》……翻閱著眼前的書籍,當年宋慶云拿著指筆搜集、編寫這些資料的身影在眼前變得清晰起來:最純粹的藝術往往在民間,為了準確、詳實記錄威風鑼鼓的發(fā)展歷史,那些年,宋慶云吃住在農(nóng)村,挨縣挨村搜集資    料,用心感悟老藝人記憶中的威風鑼鼓。最后的編排工作是在一間陰暗潮濕的窯洞里完成的,床上、桌子上、地上,書和資料到處都是,宋慶云沉浸其中,不停地在紙上描畫、書寫,一天一頓開水泡饅頭就打發(fā)了肚子。她不亦樂乎地徜徉于自己的藝術世界中,全然不顧過度勞累引起頸椎增生變曲,頭發(fā)掉了一把又一把。十多年里,包括威風鑼鼓在內(nèi),宋慶云共整理編寫臨汾地區(qū)民間舞蹈29個,約70多萬字,其中有12個被選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山西卷》。宋慶云也于2008年被省文化廳評為“山西省十大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

          2009年退休后,宋慶云依然沒有在家休息,而是進入老年大學成為一名老年舞蹈教師,教授芭蕾舞和民間舞。雖然已是花甲老人,但宋慶云對藝術的熱愛并沒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少,她每年要為學員創(chuàng)作12個舞蹈,為了編排出適合老年人表演的動作,她時常躺到床上“假寐”,一想出好的動作就馬上起來把動作用自己能看懂的圖畫和文字記錄在紙上,動作記錄完后,抬頭看表,往往已經(jīng)凌晨兩三點鐘了。為藝術依然努力的那些時光沒有辜負她,宋慶云編排的老年舞蹈《夕陽俏花鼓》于2011年在全國老年文化節(jié)上獲得金獎。

          說起宋慶云創(chuàng)編的舞蹈,早已不計其數(shù);提到榮譽,她也收獲了太多;論及為藝術灑下多少汗水,她總是笑著說:“榮譽也好,辛苦也罷,能一輩子和藝術為伴,能為國家和社會多做點貢獻,我感覺很快樂。”

          記者 荀丹薇

           

      責任編輯:席沛釗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wǎng)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jīng)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

      相關閱讀

        本文暫無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