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血液是生命的源泉,生命呼喚血液,愛心需要奉獻。6月14日是世界獻血者日,今年恰逢世界獻血者日20周年。我國世界獻血者日的活動口號是:“在慶祝世界獻血者日二十周年之際:感謝您,獻血者!”
為感謝廣大獻血者的無償獻血行為,充分彰顯獻血者“熱心公益、無私奉獻、挽救生命、大愛無疆”的精神,在世界獻血者日到來之際,本報今天刊發(fā)一組無償獻血者的感人故事,旨在通過宣傳無償獻血者的愛心行為,呼吁社會公眾積極加入無償獻血者的隊伍中來, 用我們的愛心給他人帶來生命的希望,用我們的愛心共同營造一個充滿“人道、博愛、奉獻”精神的和諧家園。
向光榮的無償獻血者致敬!
市人民醫(yī)院輸血醫(yī)學科主管技師樊文康——
用行動踐行醫(yī)者初心
在無償獻血的道路上,市人民醫(yī)院輸血醫(yī)學科主管技師樊文康始終堅定前行。他懷揣一顆仁心,一次次為愛挽袖伸臂、沖鋒在前,用“滿腔熱血”和無私奉獻詮釋醫(yī)者的錚錚誓言。
在醫(yī)院里,輸血醫(yī)學科是跟血液“打交道”最多的科室,樊文康每天忙碌于臨床用血儲存發(fā)放、血型鑒定、抗體篩查、交叉配血等多項工作,更加深切體會到血液對于救治患者的重要性,為此義無反顧地加入獻血隊伍,盡己所能去幫助更多人。
時間就是生命,血液就是希望。樊文康常常在患者看不見的地方默默付出,為臨床提供安全、及時的用血保障。一個深夜,一名血液病患者因大量出血被緊急送來醫(yī)院,急需輸注多種血制品來挽救生命。正在值班的樊文康爭分奪秒、快速完成交叉配血工作,第一時間配血到相關科室,為身處險境的患者送去了希望。每每看到患者經(jīng)過輸血治療轉(zhuǎn)危為安,他都會感到莫大的欣慰,內(nèi)心升騰起一種無法言說的成就感。
“眾多疾病的治療和手術都離不開血液,尤其是一些急危重癥、大手術、外傷和大量失血患者,只有及時輸注血液才有機會挽救生命?!狈目蹈袊@,“作為輸血醫(yī)學科的一員,我不僅肩負著保障患者用血安全的重任,還應成為獻血事業(yè)的積極參與者、宣傳者和推動者。”
一襲白衣,一生責任;一腔熱血,一份擔當。樊文康說:“血液是搶救治療患者的必需品,沒有任何藥物可以代替。我們的一次獻血,就能挽救一個生命,甚至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我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鼓勵更多人參與到無償獻血活動中來,讓更多的生命得以延續(xù)?!?/p>
曲沃縣志愿者聯(lián)合會理事長武勝泉——
往返百余公里挽救生命
“今年是世界獻血者日20周年,我也正好獻血20年了,總共獻血67次、獻血量26800毫升,非常有紀念意義。”武勝泉說。
今年52歲的武勝泉是曲沃縣志愿者聯(lián)合會理事長,自幼在家人的言傳身教下,與人為善,樂于助人。早在2000年就積極參加義務植樹造林、關愛困難學生、慰問老年人等各類志愿活動。
2004年,武勝泉加入到了無償獻血的隊伍中來,他了解到,無償獻血也是奉獻愛心的一種方式,能幫助到急需用血的患者,用自己的血液挽救生命,從此便開始了長達20年的獻血之旅。
武勝泉每次獻血,都需駕車從曲沃縣前往臨汾市中心血站:“每次有患者需要用血,我都會在早上六點多開車出發(fā),大約8點鐘到達臨汾市中心血站完成獻血。雖然獻一次血路上往返就得110公里,但一想到捐獻的血液即將用于臨床救治,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p>
即使工作很忙,武勝泉每年仍會堅持捐獻全血、血小板共計10次左右。工作之余,他也會化身“無償獻血宣傳員”,在他的影響帶動下,親朋好友以及曲沃縣志愿者聯(lián)合會的廣大成員約300人加入到了無償獻血的行列,將一滴滴熱血匯聚成愛的海洋。
“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人民謀幸福。我是一名黨員,當初在黨旗下進行了莊嚴宣誓,既然說到了,就要努力做到。堅持無償獻血,正是黨員以公益愛心服務群眾、回饋社會的一種方式。我會繼續(xù)奮戰(zhàn)在志愿服務戰(zhàn)線上,用自己的血液挽救生命、用愛傳遞愛,將公益事業(yè)進行到底。”武勝泉說。
山西晉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團委書記陳晨——
殷殷熱血顯擔當
“無償獻血、投身公益是我們山西晉南鋼鐵集團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每次發(fā)出無償獻血倡議書后,廣大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勞動模范和青年員工都會踴躍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積極參與獻血活動。”山西晉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團委書記陳晨是無償獻血活動的組織者,每次活動都要忙前忙后、毫無保留地參與其中,保障獻血活動便捷、高效、順利進行。
每次公司開展獻血活動的時候,陳晨總會帶頭挽臂獻血:“無償獻血是無私奉獻、救死扶傷的崇高行為,可以幫助患者挽救生命。作為活動組織者之一,我更應該帶頭做好表率,消除大家的緊張情緒,引領更多職工參與到獻血活動中來?!?/p>
為了捐獻熱血,有的職工即使輪休也會專門過來,有的職工則在上班前早早過來,還有的職工利用工作間隙前來獻血,結束后又馬上返崗繼續(xù)工作,為了奉獻愛心,他們都克服了重重困難。整個獻血活動一般都會持續(xù)2—3天,最多的時候有293名職工無償獻血,極大地保障了全市的臨床用血需求。
陳晨每年都會堅持獻血,為了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tài),保證獻血時血液質(zhì)量合格,他經(jīng)常參加公司組織的全民健身活動、積極投身體育鍛煉,練就健康的體魄。每次獻血的前一天,他都會專門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保證充足的睡眠,確保獻血時身體處于最佳狀態(tài),血液指標100%的合格率。
“踴躍投身無償獻血活動,既是企業(yè)的文化傳承,也是企業(yè)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生動實踐,通過發(fā)揚關愛他人、關愛社會的奉獻精神,以實際行動彰顯企業(yè)的責任和擔當,共同匯聚起向上向善的磅礴力量,托舉起新時代的美好生活?!标惓空f。
襄汾縣大鄧鄉(xiāng)九年一貫制學校教師梁棟——
為社會盡一份綿薄之力
“您的獻血間隔期已滿,近期有時間來獻血嗎?”每每接到市中心血站打來的招募電話,襄汾縣大鄧鄉(xiāng)九年一貫制學校教師梁棟都會毫不猶豫地回復:“有,請幫我預約。”雖然每次來回行程近40公里,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他認為一切都是值得的。
30多年來,梁棟始終扎根在鄉(xiāng)村教育第一線,把滿腔的熱情和無限的愛心都奉獻給了三尺講臺,為一屆又一屆的農(nóng)村孩子點燃了希望和夢想。
當愛心變成使命,奉獻化作本能,梁棟又積極投身公益事業(yè)。從2012年至2022年,他堅持每年捐獻一至兩次全血,每次400毫升;從2022年開始,他由獻全血轉(zhuǎn)為獻血小板,每次都要從襄汾縣大鄧鄉(xiāng)前往臨汾市中心血站,一來一回至少花費兩三個小時。只要預約好了獻血時間,就算遇上狂風驟雨,他也會依約而行,從不缺席。
梁棟早已把無償獻血當作生命的一部分,常常發(fā)動身邊親朋加入這項“熱血事業(yè)”,用實際行動傳遞社會正能量,讓愛的力量生生不息。最令他欣喜的是,兒子小梁接過“熱血”接力棒,也成了一名固定獻血者,連續(xù)3年獻血近40次……
前不久,父子二人雙雙獲得了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梁棟有感而發(fā):“對于有需要的人來說,血液是唯一的‘救命稻草’,是活下去的希望。我會堅持獻下去,爭取年年達到獻血的上限次數(shù),為社會盡一份綿薄之力,為他人帶去溫暖和希望?!?/p>
市區(qū)家裝從業(yè)者馬躍慶——
22年用熱血守護生命
“2002年,那年我21歲,路過市區(qū)平陽廣場,看見很多人在采血車前排隊獻血,在好奇心的驅(qū)使下我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無償獻血?!痹凇?·14世界獻血者日”即將到來之際,43歲的馬躍慶回憶起了自己長達22年的獻血經(jīng)歷。在第一次獻血過程中,通過采血護士及工作人員介紹,他知道了這些血液將用于救治手術患者、重癥患者及孕產(chǎn)婦,覺得很有意義,從此便每年堅持獻血。
馬躍慶是土生土長的堯都區(qū)人,從事家裝工作,有著22年的無償獻血經(jīng)歷,全國電子無償獻血證上顯示他總共捐獻全血及血小板90次、獻血量35800毫升,兩次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馬躍慶打開珍藏已久的盒子,里面厚厚一沓獻血證和榮譽證書可以擺滿一整張桌子,一本本早已泛黃的無償獻血證記錄著他的獻血經(jīng)歷。
從2002年到2017年馬躍慶捐獻的是全血。2018年,他了解到捐獻血小板只需要間隔14天,縮短了間隔時間就可以救更多的人,根據(jù)臨床用血需要,他就開始更多地捐獻血小板。在一次次的獻血過程中,馬躍慶結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愛心獻血者,也影響和帶動了身邊人加入無償獻血隊伍。
“我就是一個普通人,這么多年的堅持,我親身驗證了獻血有益健康,而且捐獻的血液可以用于臨床救治患者,我感到很驕傲也很值得?!瘪R躍慶表示,“每一滴鮮血都是愛的傳遞,每一次獻血都是生命的接力,只要人人獻出一份愛,每一次成功獻血都將點亮生命的曙光?!?/p>
山西建邦集團有限公司鑄造綜合管理部部長助理楊炳杰——
讓生命在奉獻中閃光
6月7日,隨著市中心血站流動采血車駛?cè)肷轿鹘ò罴瘓F有限公司,廣大干部職工紛紛伸出手臂、踴躍獻出熱血。該公司鑄造綜合管理部部長助理楊炳杰也是其中一員,他用實際行動為生命助力,讓愛心源源不斷地接續(xù)下去。
山西建邦集團有限公司與市中心血站是多年的“合作伙伴”,每年定期聯(lián)合開展無償獻血活動。此次,一看到公司發(fā)出的活動通知,楊炳杰就第一時間報名,并提前調(diào)整作息、清淡飲食、加強鍛煉,以保持最佳的身體狀態(tài),獻出最健康的血液。
活動當天,楊炳杰利用午休時間匆匆趕到采血車前,按流程依次進行信息登記、體格體檢和血液初篩等。經(jīng)過嚴格“篩查”,確認各項指標合格、符合獻血要求后,楊炳杰立即興奮地走到采血處,毫不猶豫地伸出了手臂。
消毒手臂、扎好繃帶、開始采血……一股股殷紅的血液順著導管緩緩流入采血袋,楊炳杰的臉上露出了自豪而欣慰的笑容。他說:“身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既要在專業(yè)領域努力拼搏,也要在公益領域不懈前行。只要臨床有需要,我就應該沖在前面,貢獻自己的‘一臂之力’?!?/p>
隨著獻血次數(shù)的增加,楊炳杰對相關知識有了進一步了解,更加深刻意識到無償獻血是一件值得推廣、利人利己的好事。他發(fā)自內(nèi)心地說:“我接過無償獻血證的那一刻,感到無比光榮。對于健康人來說,無償獻血不過是擼起袖子、一伸胳膊的事,但對于患者來說,一袋熱血意味著生的希望。我會一直堅持下去,為公益事業(yè)奉獻自己的光和熱,用愛心點亮生命之光、傳遞文明新風?!?/p>
市保險行業(yè)協(xié)會保險糾紛調(diào)解委員會副主任姚志紅——
讓愛的力量傳遞下去
連續(xù)無償獻血19年,獻血總次數(shù)115次,獻血總量46000毫升!完成這一無償獻血壯舉的不是威猛高大的漢子,而是一位巾幗英雄——姚志紅。
今年44歲的姚志紅是臨汾市保險行業(yè)協(xié)會保險糾紛調(diào)解委員會副主任,日常主要負責保險合同糾紛調(diào)解工作,以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在調(diào)處保險糾紛、促進和諧保險關系中發(fā)揮積極作用。
2005年3月10日,當時年僅25歲的姚志紅在哥哥的影響下,走上了市區(qū)平陽廣場獻血車,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無償獻血。姚志紅回憶:“一想到我的血液能用來挽救生命,就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大好事。從此,無償獻血就成了我生命中重要的事情,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種習慣。”
2017年,姚志紅在一次參加獻血活動時了解到,血小板的臨床使用范圍更廣,尤其是對于患有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淋巴瘤以及大量出血患者來說,血小板就是挽救生命的強大保障,于是在獻全血之余,也踏上了捐獻血小板的新征程。從2018年開始她就成了一名固定獻血者,只要血站通知,有患者需要,她總是第一時間“隨叫隨到”。
“無償獻血既可以幫助別人,還對自己身體有益,何樂而不為?”無償獻血19年,姚志紅三次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和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終身榮譽獎,那一摞摞厚厚的獻血證和榮譽證書,見證了她十九年如一日的光榮獻血史。
姚志紅說:“我堅持無償獻血,不為名、不為利,就是希望幫助更多的人,讓愛的力量傳遞下去,讓無私奉獻的精神照亮社會每一個角落?!?/p>
堯都區(qū)解放路街道黨工委委員、宣傳委員徐潔——
公益路上熱血前行
“6月14日,咱們街道舉辦無償獻血活動,希望大家都來參與……”在“6·14世界獻血者日”20周年到來之際,堯都區(qū)解放路街道黨工委委員、宣傳委員徐潔多次走進轄區(qū)公園、小區(qū),向適齡人群宣傳普及無償獻血知識,鼓勵和引導更多人加入愛心隊伍、奉獻熱血力量。
徐潔既是獻血者,也是獻血志愿服務工作者。早在六七年前,她就開始策劃組織無償獻血活動。起初,有些人對獻血存在誤解,“自己缺血還獻血”“獻血對身體有害”等這樣的聲音比比皆是,但徐潔沒有被困難擊倒,反而更加堅定了前行的信心和決心。
“無償獻血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公益事業(yè)。適齡健康成年人長期定期獻血,不僅對自身健康有益,還能為臨床患者提供生命保障。我能做的就是引導更多人正確認識無償獻血、積極參與無償獻血?!毙鞚崒⑦@份使命扛在肩上,結合街道工作實際,把無償獻血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多次組織開展相關活動,在轄區(qū)里掀起了一股股愛心浪潮。
令徐潔倍感欣慰的是,經(jīng)過這幾年的努力付出,轄區(qū)群眾對無償獻血的接受度和認同感越來越高,很多人主動加入“熱血大軍”,不斷地傳遞愛心,持續(xù)溫暖他人。
匯聚螢火之光,盛放志愿之花。在徐潔看來,人生就是奉獻的過程,要追著光、成為光。她會堅守初心,在公益路上熱血前行,引領更多人把愛的勇氣轉(zhuǎn)化為挺身而出的行動,為臨汾這座文明之城、大愛之城增添更多的“溫度”和“熱度”。
山西省臨汾工商行政管理學校教師趙慧麗——
“愛心長跑”沒有終點
從1995年到2024年,從第一次到71次,從200毫升到27400毫升……一組組跳動的數(shù)字,見證了無償獻血者趙慧麗的公益之旅。她用“滿腔熱血”鑄就大愛,用拳拳愛心點亮生命之光,連續(xù)兩次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
趙慧麗是山西省臨汾工商行政管理學校的一名教師。她之所以會走上無償獻血的道路,源于幼年時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1980年,她母親在孕育弟弟的過程中,因重度貧血引發(fā)生命危機,幸虧及時輸血治療才保住了一大一小兩條生命。對于好心獻血者的默默付出,全家人感激不盡,趙慧麗更在心中許下諾言:我要像恩人一樣去獻血,挽救更多的人。
1995年,正在讀大學的趙慧麗積極響應學校的獻血號召,毫不猶豫地捐獻了200毫升全血,不僅圓了多年前的“獻血夢”,還就此開啟了一段沒有終點的“愛心長跑”。
從獻全血到獻血小板,從有時間去獻到定時定點去獻,從一個人獻到一群人去獻……無償獻血,已經(jīng)成為趙慧麗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她身體力行的帶動下,丈夫、妹妹、同事等先后加入這支愛心隊伍,逐漸凝聚起了一股強大的“熱血力量”。
“這些年,我最開心、最欣慰的時刻,莫過于收到‘血液檢測合格,即將用于臨床’的短信,說明我的血液又幫助了一名患者?!壁w慧麗深有感觸地說,“誰也無法預知意外和疾病何時會發(fā)生,我們能做的就是堅持定期獻血、帶動更多人獻血,讓血庫有充足的血液儲備,在關鍵時刻能夠挽救他人生命?!?/p>
如今,趙慧麗已年滿53周歲,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固定獻血者的獻血年齡上限可延長至60周歲。她堅定地說:“獻血有年限,愛心無終點。我會把這份‘熱血’精神一直傳遞下去,在奉獻中實現(xiàn)人生價值?!?/p>
個體經(jīng)營者王長?!?/strong>
“要堅持無償獻血到60歲!”
“我是一名應急無償獻血者,每當有需要時,我都會第一時間前往血站挽臂獻血。愛人在我的影響下,也加入了無償獻血隊伍,我倆經(jīng)常一起去獻血?!闭勂皤I血過往,56歲的王長保打開了話匣子。
王長保是個體經(jīng)營者,在市區(qū)煤化巷經(jīng)營著一家眼鏡店,多年來一直熱衷于公益事業(yè)。他第一次獻血是在2002年,在市區(qū)平陽廣場的獻血車上捐獻了400毫升的全血,這次經(jīng)歷讓他了解到無償獻血是利人利己、有益無害的社會公益活動,而且獻血后身體也沒有任何不適,從此便與無償獻血結下了不解之緣,一直堅持獻血至今。22年來,他獻血90次,獻血量高達36200毫升。
親朋好友問王長保為什么如此執(zhí)著地堅持獻血,他總是感慨地回答:“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我小時候沒怎么上過學,沒什么能力為社會作貢獻。長大后就想著通過無償獻血為社會公益事業(yè)貢獻力量。”
2002年至2018年,王長保一直捐獻全血。2019年,他了解到除了捐獻全血還可以捐獻成分血(血小板)。王長保說:“雖然每次去獻血會導致開店時間減少、影響店里生意,但我認為獻血是更重要、更有意義的事,每年我都會雷打不動地捐滿19次血小板。”疫情期間,街頭獻血量減少,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他總是毫不猶豫地一次次挺身而出,第一時間站出來獻血。
“還有4年我就滿60周歲了,我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要堅持無償獻血到60周歲,盡最大力量去幫助他人?!蓖蹰L保表示,要將無償獻血事業(yè)進行到底,用更多的奉獻點燃生命的希望。
記者 王德政 李 靜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