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寧波網(wǎng)民向區(qū)長信箱反映問題,得到的回復是“已閱”,有人戲稱之為“最牛區(qū)長信箱回復”,現(xiàn)在又冒出個“已轉閱”,真是一個比一個“?!?!
什么叫“已轉閱”?自己“已閱”,但尚未“閱”出個名堂來,還得有人繼續(xù)“閱”下去?政府信箱本應該用來傾聽民意、集納民智,幫助群眾解決問題,然而近來卻屢屢出現(xiàn)“閱而不辦”、“閱而再閱”等現(xiàn)象,鬧出了許多笑話,根子究竟在哪?
從表面上看,這是個作風問題,反映出部分官員推諉扯皮、敷衍塞責的不良習氣,但本質上卻是個制度問題。雖然近年來各地政府信箱搞得很“紅火”,可一些地方并沒有形成制度保障:有的滿足于在網(wǎng)上“一掛了之”,結果成為擺設和點綴;有的雖然明確了工作人員,但并沒有賦予其相應的職責,只是信息員、聯(lián)絡員的角色;有的缺少必要的規(guī)范措施,對待群眾訴求“辦與不辦一個樣,辦好辦壞一個樣”。如此,怎能指望政府信箱真正讓群眾滿意?
因此,要讓政府信箱“盡職盡力”,筆者認為應從3方面努力:一是“賦權”。政府信箱幕后的工作機構應配置必要的權限,能對落實具體事項的相關政府部門進行協(xié)調(diào)、檢查和督辦,倘若“力不從心”,只當個“跑腿”的角色,恐怕就勉為其難了;二是“規(guī)范”。針對收集到的意見建議和群眾反映的問題,如何辦理、如何回復,都要有章可循,按規(guī)矩辦事,避免選擇性、隨意性;三是“問責”。無論是工作人員敷衍塞責,還是所涉及的政府部門不配合,都要堅決追究責任。
只有這樣,才能讓政府信箱有權盡責、必須盡責,從而減少“已閱”、“已轉閱”等不正常現(xiàn)象,帶給廣大群眾更多的便利和實惠。(中國青年報 張森林)
來源:新華網(wǎng)
【責任編輯: 李甲】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wǎng)編輯
上一篇: 莫讓“黃毒”壞了互聯(lián)網(wǎng)這鍋“湯”
下一篇: 千萬別被迪士尼“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