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翠屏山下、昕水河畔,一座四層樓的圓形建筑坐落在高大的基臺上,非常醒目,整個樓體被明亮的玻璃幕墻覆蓋,倒映著藍天、青山……在蒲縣這片充滿歷史底蘊與文化氣息的土地上,一個全新的地標性建筑——蒲縣圖書館、美術館建設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推進。
“這里的功能定位是國家一級館、城市的精神坐標、文化的殿堂和一個有故事的網紅打卡地?!逼芽h文旅局副局長曹汝博介紹,蒲縣圖書館、美術館建設項目是該縣文旅康養(yǎng)重點項目,總投資約1.2億元,用地面積8964平方米,建筑面積13378平方米。
這座建筑由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設計,外部結構設計理念是“山河月映·蒲子伊人”。曹汝博說:“我們設計了一個像山一樣的基座將其高高托起,體現(xiàn)歷史文化的厚重?;缟?、主體如月,倒映水中,靜謐優(yōu)雅。23.8米高的圓形建筑主體像一個圓形的筆筒,外側幕墻則設計成片狀和葉狀,像翻卷的書頁一樣,尤其是進入二層的圖書館主入口時,要經過一個‘山坡’,代表著‘書山有路勤為徑’的含義。”
工程從去年3月8日開工后,建設者們克服工期緊張、場地有限、交叉施工的不利因素,合理策劃,精準組織,科學施工,于去年8月18日完成主體封頂,僅用時163天,提前25天完成主體封頂的目標任務。
山西二建項目負責人高杰說:“目前,我們已經完成投資8000萬元,正在進行室內外裝修、幕墻安裝、地面鋪設、機電設施設備調試和室外綠化工程。下一步,我們將強化施工組織,做好人員、機械、材料、技術等各方面保障,確保早日完工投用?!?/p>
蒲縣圖書館、美術館項目建成后具有哪些功能?在曹汝博的講述中,其功能一一展示:首層有24小時智慧圖書館、視障閱覽室,二層設有文旅融合數字體驗區(qū),創(chuàng)客空間、茶歇咖啡區(qū),親子互動閱覽區(qū),三層設有電子閱覽區(qū)、政務信息查閱區(qū)、音樂圖書館、老年閱覽區(qū)等,四層為美術館,圍繞挖掘打造蒲縣工藝美術藝術長廊,設置雕塑、書畫、工藝美術展區(qū)和“游藝無界”傳承研學區(qū)。
這座圖書館、美術館能夠將前沿科技和現(xiàn)代公共文化服務有機融合,構建起自動化管理、信息化服務、數字化閱讀、智能化借還的“科技+時尚”服務模式。全館設立了500多個座椅,可以滿足縣域全年齡段人群學習、讀書、休閑、娛樂、工作等需求,推進全民閱讀,打造“書香蒲縣”。
曹汝博說:“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充分利用每一個空間,在層頂設置了‘文化長廊+空中花園+露天劇場’,真正做到讓每一個空間都有遠方、每一處環(huán)境都有詩意,營造出‘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公共文化服務環(huán)境?!?/p>
行走在這座建筑的周邊,對面三座山與之相望,旁邊三條河在此匯聚,不遠處還有新建的蒲伊游園、健康主題公園、翠屏公園,展示了一幅山館相望、水館相依、園館相融的生態(tài)文明畫卷。
“這個項目建成后,不僅進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形象,還將為市民提供一個優(yōu)質的文化服務平臺,極大地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曹汝博說,“這座建筑將成為蒲縣新的文化地標,也是蒲縣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fā)展的具體實踐,建設者們將狠抓時間節(jié)點,全面加快施工,力爭9月底前全面對外開放,為我市加快實現(xiàn)‘三個努力成為’蓄勢賦能?!?/p>
記者 柴云祥 祁 欣
責任編輯:暢任杰